鑫子太智能化资讯网
首页 > 智能互联网 > 物联网空间定位等新技术助力上海走向智能城市

物联网空间定位等新技术助力上海走向智能城市

信息化、全球化与城市化被称为重塑现代社会的三大力量。信息技术随着大数据时代到来,以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为支撑,初现“智能城市”的雏形。 大数据 ——挖掘信息的新视角 从多种类型的庞大数据中快速获取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就是大数据技术。大数据同时也发展出了许多新的数据处理分析手段和方法。 对比传统规划方法的有限样本数据分析,大数据分析是在近乎全样本数据基础上寻找信息的相关性,获得更加准确、直观和客观的决策依据。如基于每天手机的移动定位数据,可以分析人口在城市范围内的分布特征及活动规律。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应用手机定位数据,对上海市工作日、休息日昼夜手机用户密度进行分析,获得了人口在就业、游憩、居住、交通等大量关联信息;长期的数据积累,可以发现一些趋势规律,从而提供规划决策服务。 云计算 ——分布计算的新技术 云计算是通过使计算分布在网络中的大量计算机上,从而获得无比强大且成本低廉的快速计算能力。随着城市规划涉及的空间地理、遥感资源、规划土地、交通环境、人口社区、供水供气、农林水利、社会经济等不同领域信息化的发展,相关数据量日益庞大,而信息的利用也逐步过渡到网络化、服务化、共享化。云计算、云存储技术的出现为解决规划信息化实现向数据集中、数据展现方向转变的最佳选择。 如上海已建立的人口数据库、法人数据库、基础地理数据库三大基础数据库和建立在市政务网的相关云平台服务系统,已成为全市相关政府部门信息交换、共享、关联的桥梁。覆盖市区两级政府部门的规划审批系统,以及正在此基础上研究的、与相关数据中心关联的城市规划战略数据平台(SDD),必将成为城市规划的创新平台。 物联网 ——空间定位的新技术 物联网是指利用网络通信技术把传感器、、机器、人员和物等通过新的方式联在一起,形与物、物与物相联,实现信息化、远程管理控制和智能化的网络,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 城市规划通过物联网——空间定位新技术,可实时监测道路交通流量、大气环境监测实况,可动态监测农林生长状态,也可以监测土地利用、城市发展态势,能为快速发现违法建筑提供手段等。这一切动态产生的大量数据积累,经过大数据的技术处理和信息挖掘,将为管理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 如2014年江苏无锡市在惠山、新区等易涝区域,以物联网的立体感知技术为基础,整合云计算技术、智能预警应急技术,构建出高性能的城市洪涝模型,为突发性洪涝灾害的科学决策提供了高效平台。决策者在系统模型中输入降雨量和垂直累积液态水两个变量,即可较快完成超短期降雨水情临近预报,为无锡实时绘制城市防涝应急“策略图”创造条件。 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正在既有的信息化管理基础上,研究面向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模型、分析方法和动态监测与评估体系,助力上海走向“智能城市”。

标签:

猜你喜欢

智能互联网 2024年中国...
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新型生产方式,它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具有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
智能互联网 钛薄了太强了全...
2025年2月20日,OPPO正式发布了全球最薄折叠旗舰 OPPO Find N5。Find N5 搭载全新钛合金天穹铰链,机身薄至 8.93mm,引领折...
智能互联网 体验Apple...
北京时间2025年2月20日,苹果正式发布了iPhone 16系列的新成员——iPhone 16e,正式接下了iPhone SE系列的接力棒,和之前的iP...
智能互联网 三星Galax...
iMobile爱科技2月18日讯——三星在北京举办了Galaxy S25系列品鉴会,展示其新一代高端旗舰智能手机,三款机型——三星Galaxy S25 U...

强力推荐